2019-10-22 10:34:19
来源:今日福山
水母网10月22日讯(今日福山记者 杨春娜)“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近年来,福山区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带来的市民文明素养和思想境界的提高,厚植了城市精神高度不断刷新的土壤。
“现在楚塘村的妇女没事就坐到一起,看看谁有新的剪纸花样,谁的布老虎做的漂亮,剪纸、手工那都是老辈儿流传下来的好东西,我们不仅要传承,还要发扬光大!”。在门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百姓宣讲员王青绘声绘色的描述了村里妇女手把手传承非遗文化的故事。
从半人高的舞台上放眼望去,底下座无虚席,整个门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活动室满满当当,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每个月都会举办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百姓宣讲活动或者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党员讲身边事、村民讲自己事以及各行各业专家宣讲,来传递社会正能量、普及科技文卫相关知识。”门楼镇工作人员介绍说,“舞台上的演讲者,不仅有宣讲团成员,也有镇上的村民。大家都来到文明实践中心,学思想、学道德、学政策、学文化、学科技。”
“百姓宣讲是我们加快推进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的重要契机。”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诉记者,福山区常态化组织各级宣讲志愿者赴镇街、村(社区),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接地气的各类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福山区按照“试点先行、立体打造、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目前已建立8处街道分中心、100个村居实践站,坚持“务实”原则,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已开展实践活动1400余场次,参与群众15万余人次,逐步推出一批务实为民的项目和活动。
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个平台,成立了区、街、村三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福山区在线注册文明实践志愿者约20000人,成立文明引导、理论宣讲、健康关爱等126支志愿服务队,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在价值引领、公益服务、互助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使更多受群众喜爱的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扎根基层、融入民生、惠及百姓。
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始于“颜值”,终于“气质”。文明春风吹进千家万户,文明基因遍布福山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活力、人文、和谐的福山展现在人们面前。
牟腾飞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